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高检院发布15个涉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一)

点击:3703次
       正义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高鑫)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情况,并发布了15个由检察机关查办的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
       记者统计发现,15个典型案例中包括审查逮捕、起诉案件7起;监督移送、立案案件2起;渎职侵权案件6起。其中更有多位环保局领导干部涉案被查。
 
       典型案例之一
       汪友才盗伐林木案
       一、案件事实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汪友才先后取得四川省小金县文体局灾后重建文物维修用材等4笔采伐指标,共计材积4100余立方米。2009年至2012年,除1笔2900余立方米的采伐指标在指定地点采伐,汪友才以其余采伐指标的名义,采取分包的方式,在采伐许可证以外的地点大肆盗伐林木,共计折合立木蓄积9075.6立方米。为使盗伐的林木顺利外运,汪友才还向汶川县卡口民警江俊、王兴健分别行贿3.3万元和1.7万元。
       二、诉讼过程
       2013年2月5日,四川省阿坝州人民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同年12月16日提起公诉。2014年3月13日,四川省小金县人民法院以盗伐林木罪判处汪友才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0万元;以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10万元。此判决为生效判决。
       三、典型意义
       本案涉及的职务犯罪线索,系四川省阿坝州人民检察院林业检察处在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时发现并移送。案件的成功办理,凸显了检察机关侦监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衔接与协调配合。在办理危害环境资源保护案件的同时,紧密结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相关职务犯罪的查办和预防工作,对办案中发现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移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立案查处,严厉打击了危害环境资源犯罪背后的保护伞,有力维护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典型案例之二
       徐有等3人污染环境案
       一、案件事实
       2013年1月,徐有、徐彬、程万永(均系江苏省宿迁市人),为牟取不法利益,在不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也无环保部门出具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情况下,采取夜间运输倾倒、专人随车望风等方式,先后12次将宿迁市永盛化工厂的强腐蚀性化工废水运至江苏省新沂市骆马湖岸边水塘或低洼处倾倒,总计约96吨。倾倒地靠近新沂市即将投入使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倾倒废水数量大、浓度高,不仅严重污染周边土壤,对居民饮水安全也造成了直接威胁。
       经新沂市环保局对现场及运输车辆内剩余物取样分析,倾倒的废水为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经新沂市价格鉴定中心鉴定,此次污染的土壤处置价格共计人民币430余万元。
       二、诉讼过程
       新沂市公安局于2013年2月7日立案侦查本案。新沂市人民检察院于3月15日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9月14日提起公诉。同年11月18日,新沂市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徐有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徐彬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此判决为生效判决。
       三、典型意义
       近年来,部分企业为逃避执法检查,将污染物跨地区转移倾倒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本案发生后,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一方面指派侦查监督部门干警积极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有针对性地引导取证,并对侦查活动进行全程跟进,为案件的成功办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新沂市人民检察院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专门撰写了调研报告,分析了非法跨地区倾倒危险废物案件的特点、原因、危害,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引起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后新沂市委主持召开由检察院等十余部门参加的办公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工作机制,体现了检察机关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社会治理的努力和成效。

       典型案例之三
       易元良、田华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一、案件事实
       2013年8月底,易元良、田华虎经事先预谋,在四川省道孚县,使用钢丝绳套猎野生动物十九只,宰杀后存储于易元亮家中的冰柜内,后被丹巴县森林公安查获。
       经鉴定,猎捕的十九只野生动物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林麝2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斑羚8只,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毛冠鹿9只。
       二、诉讼过程
       2014年2月28日,四川省丹巴县人民法院以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易元良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判处田华虎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2000元。此判决为生效判决。
       三、典型意义
       近年来,有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断铤而走险、非法、大量攫取野生动植物资源以牟取暴利,极大地破坏了生态资源环境。本案中的不法分子,疯狂猎捕四川境内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十九只,导致野生动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引导取证,加强跟踪力度,为案件成功办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检察机关回应社会对加强生态资源司法保护新期待的充分反映。

       典型案例之四
       于亮等5人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一、案件事实
       2012年5月至7月,于磊联系王顺康,欲收购猕猴。王顺康遂联系杨正华,后杨正华先后在四川省金川县内非法猎捕猕猴19只。12月2日,王顺康以1.08万元的价格从杨正华处购得猕猴19只,后以3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于磊的弟弟于亮。于亮与其妻卓娟在运输猕猴途经汶川县时,被森林公安查获。
       经鉴定,涉案的19只动物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二、诉讼过程
       案发后,林业检察处及时派员提前介入,指导侦查机关收集、固定证据,为案件的成功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10月16日,汶川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王顺康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以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于亮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万元;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杨正华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8000元;以包庇罪判处于磊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卓娟免予刑事处罚。此判决为生效判决。
       三、典型意义
       近年来,不法分子出于谋取非法利益、打猎取乐等目的,疯狂攫取四川境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导致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类案件数量激增,野生动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针对该类案件呈现出的跨区域化、有组织化、专业化等特点,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林业检察处密切结合正在开展的“四川省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该类案件的打击力度,有力地保护了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

       典型案例之五
       陈会江等3人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
       一、案件事实
       2010年下半年至2012年2月,陈会江、邓军、殷建芬在未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大肆收购无合法来源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桢楠,并囤积于四川省崇州市羊马镇木材市场内。经查明,涉案桢楠原木材积2290立方米,折合立木蓄积3810.12立方米,价值达数千万元。
       二、诉讼过程
       2012年5月25日、7月28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分别批准逮捕邓军及陈会江、殷建芬;2012年7月,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将案件指定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同年12月31日,沿滩区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陈会江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3万;判处邓军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2万;判处殷建芬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三人上诉后,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建国以来全国最大的一起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作案时间历时近两年,作案地域横跨多省。案发伊始,侦查机关对是否立案、涉嫌罪名等问题存有疑虑,侦查工作停滞不前。在深入了解案件前期情况的基础上,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林业检察处从涉案罪名、侦查思路、取证方向等方面向侦查机关适时提出了建议,并在案件移送审查批准逮捕后,依法对涉案犯罪嫌疑人作出了批准逮捕决定。本案的成功办理,不仅摧毁了一张以四川省崇州市羊马镇为中心,辐射滇、黔、渝等省市的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桢楠的犯罪网络,更为全国检察机关今后办理同类型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典型案例之六
       杨福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
       一、案件事实
       2014年2月24日、25日,杨福成携带锄头、柴刀等工具先后来到江西省铜鼓县大沩山林场高桥工区“笼子坑”和“河排上”山场,私自采挖南方红豆杉2株,并砍去红豆杉树尾和树枝,移栽至自家门前。
       经鉴定,该2株树木均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南方红豆杉,径级分别为14cm、18cm。
       二、诉讼过程
       2014年3月7日,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检察院接匿名电话举报,称在高桥乡白石村村民杨福成家门前移栽了红豆杉。3月10日,该院调查核实后向铜鼓县森林公安局移送案件线索。3月12日,铜鼓县森林公安局立案侦查。5月14日,铜鼓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铜鼓县法院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杨福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此判决为生效判决。
       三、典型意义
       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宣传、公开接受咨询、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把人民群众的控告、申诉、举报作为发现线索的一个重要渠道,并针对本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实际,把一些常见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犯罪进行重点宣传,有力地提高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依法保护环境资源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典型案例之七
       何某某等5人非法采矿案
       一、案件事实
       2012年6月至11月,冯某某接受何某某的雇佣,在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保家村六五界区“白岩湾”处负责原煤开采现场的管理,非法开采原煤1300余吨;2013年1月,冯某某接受何某某、漆某某的雇佣,在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保家村六五界区“碑石岩”处负责原煤开采现场的管理,非法开采原煤500余吨。2013年1月至3月,李某、冯某某雇佣贺某某帮助管理,先后三次在“白岩湾”处非法开采原煤600余吨,并将其中的300余吨出售,获利9万余元。
       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鉴定,高滩镇保家村六五界区“白岩湾”已开采的资源储量为2117.1吨。经邻水县价格鉴定中心鉴定,该区域原煤出厂市场平均价格为475元/吨,高滩镇保家村六五界区“白岩湾”非法采矿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为100.56万元;“碑石岩”处已开采的资源储量为1808.95吨,该区域原煤出厂市场平均价格为,519元/吨,非法采矿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为94.608万元
       二、诉讼过程
       2013年10月15日,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14年4月4日,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冯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何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漆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6000元;判处贺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元。李某、何某某、冯某某提起上诉,目前二审尚未判决。
       三、典型意义
       这是一起为获取非法利益,大肆破坏矿产资源,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办理案件中,检察机关不仅持续跟踪案件办理情况,引导公安机关不断深挖细查,还结合办案情况,向各相关部门提出了资源保护优先、严厉打击犯罪、适度限制开发、维护生态环境。
(编辑:admin)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001号中国人寿大厦南楼8层